汽車智能化來襲 |
發布日期:2020-06-18 瀏覽次數:2297 |
近幾年來,互聯網與IT技術迅速發展,給汽車工業帶來全新的變革機遇,汽車智能化逐漸獲得發展,受到投資者熱捧,成為汽車產業最有發展前景的道路之一。 不僅是整車廠在行動,國內零部件企業也已聞風而動。據預測,2015年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不過,對每家企業而言,機會并不是均等的。例如,目前普通消費者還停留在把汽車作為主要代步工具上面,汽車導航亦更多看重其基本導航功能,但是,隨著未來汽車智能化尤其是車聯網技術的整體發展,車載導航產業急需做的就是自身的智能升級,唯有如此才能跟上大產業發展步伐,反之則會由當今的重要汽車部件淪為次要工具乃至近乎“消失”。大多數生產車內導航儀的企業可能將會因移動導航的擠壓及核心技術的缺失,從而在未來以智能升級為核心競爭的行業洗牌中被淘汰。 德賽西威與用戶界面設計公司Right Ware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KANZI軟件在中國汽車行業內的唯一代理和服務商。就在這屆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汽車高調搶占手機、電腦風頭,成為了現場最受關注的焦點。汽車廠商與IT廠商紛紛跨界合作的種種跡象顯示,汽車行業正在進入智能化時代。 來自美國硅谷的電動車特斯拉正充當這個時代的先鋒,搶盡風頭。車上有大量高科技配件的特拉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其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沒有物理鍵,還有超大的平板大屏以及手機遠程控制功能等。連科技企業富士康都拜倒在特拉斯的車里,為其生產顯示器。 富士康對汽車產業表現出越來越感興趣,其線材與連接器事業部計劃在美國投資建廠,殺入美國汽車產業。對汽車“感冒”的科技公司不止富士康,還有蘋果公司。近來,不時傳出蘋果公司有意收購或參股特斯拉,擁有1600億美元銀行資產的蘋果公司在計算機和可觸智能手機市場凱旋高歌后,有足夠的能力收購特斯拉、進軍電動汽車行業。 目前,尚未有確切消息證實蘋果將進入汽車市場,不過,蘋果與谷歌搶占車內操作系統的戰幕已拉開。蘋果已于去年推出了“iOS in the car”功能。谷歌方面,除已宣布將與通用、本田、奧迪以及現代四大汽車制造商聯盟,力求在2014年年末推出安卓汽車外,還致力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 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Elon Mus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特斯拉計劃為電動車添加無人駕駛技術,并與谷歌公司探討了對該技術未來的規劃與構想,無人駕駛系統取代傳統駕駛系統是其電動車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近日發表對汽車工業最新看法,他認同汽車將是一個移動終端,互聯網是汽車工業的“知己”,電動化、智能化是大方向。未來,工業化和信息化會高度融合,這也是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不過,他表示,特斯拉不一定代表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言下或隱藏著與之爭鋒的野心。 |
上一篇:胎壓監測系統的系統類別 [2020-06-18]
下一篇:車身控制模塊簡介 [2020-06-18] |